“十二五”中國石油煉化技術形成十大成果
發布時間:
2020-05-21
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石油圍繞煉化業務發展重大需求,以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為核心,規劃部署了10多項重大煉油、化工科技項目,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,初步搭建了以“研發組織、科技攻關、條件平臺、科技保障”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體系,全面完成了“十二五”科技發展計劃目標任務,為中國石油煉化業務質量效益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。在煉油科研領域方面,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整體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。作為中
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石油圍繞煉化業務發展重大需求,以公司重大科技專項為核心,規劃部署了10多項重大煉油、化工科技項目,形成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和專利技術,初步搭建了以“研發組織、科技攻關、條件平臺、科技保障”為核心的科技創新體系,全面完成了“十二五”科技發展計劃目標任務,為中國石油煉化業務質量效益發展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。
在煉油科研領域方面,自主創新能力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整體技術水平接近國際先進。作為中國石油煉化高新技術研發中心,中國石油石油化工研究院全面完成煉油系列催化劑研發攻關,在催化裂化、汽油加氫、柴油加氫、加氫裂化、渣油加氫等主要煉油催化劑開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,初步形成了從輕油到重油系列催化劑技術;成功研發六大類52種催化劑新產品及8種催化劑新材料;共計開發5個催化劑工藝包,在54家煉化企業近120套工業裝置上成功應用,新增效益20億元以上。
在化工科研領域方面,整體技術水平較“十一五”期間大幅提升,關鍵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。石化院等科研項目承擔單位,緊密圍繞大乙烯、大氮肥、聚烯烴系列催化劑、化工特色產品生產等關鍵技術領域進行集中攻關,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應用取得重大突破,形成一大批科技創新成果,有效支撐了化工業務的快速發展。
為促進科研成果轉化為企業生產力,中國石油煉化科技工作積極推進“產研銷用管”五位一體化攻關模式,重點加強科研院所與煉化企業合作,創建新產品開發技術聯盟。按照“開發技術含量高、銷量規模大、經濟效益好的化工新產品”的指導思想,石化院開發了聚乙烯、聚丙烯、合成橡膠三大類新產品,“十二五”期間累計產量超過90萬噸,創造直接經濟效益4億元以上。
此外,為創造良好科研氛圍、搭建高水平創新平臺,中國石油加大在煉化領域科研投入力度,投用了國際一流標準的石油化工研究院新院區;建成了國家重質油加工重點實驗室、碳纖維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、6個公司級重點實驗室和5個試驗基地;擁有各類科研儀器裝備1萬余臺(套),煉油化工領域技術研發水平、工業放大試生產能力及效率得到大幅提升。
據悉,“十二五”期間,中國石油在煉化領域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00余項。其中,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,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,省部級科技進步一等獎21項,在煉油和化工專業的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連續5年增長,是“十一五”同期數量的2倍以上。
下一頁
上一頁:
下一頁:
推薦新聞
2023-05-10
2023-05-10
2023-05-10
2023-05-10
聯系我們
電話:027-85958001
地址: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前川街天燈崗
郵箱:WQK6976@126.COM
Copyright © 2023 武漢凱通石化機械有限公司 | 本站支持IPV4/IPV6雙向訪問 | 營業執照